我們都知道帶小孩是全世界最難的工作,而且根據教育方法、爸媽社經地位、教育水平的不同,小孩也會有不同的發展。我們很難說怎樣帶小孩的方式一定是最好,不過根據過去的研究,其實科學家已經發現9種失敗的帶小孩方法!
以下就來看看是哪9種吧!
1. 不鼓勵小孩獨立。在1997年,范德比大學 (Vanderbilt University) 的一份研究發現:在心理層面上控制他們小孩的爸媽容易讓小孩有負面發展,包括自信心跟獨立性低落。
根據《Research on Adolescence》期刊的一份研究,鼓勵孩子獨立是件很好的事,特別是在青少年階段。這能加強他們解決衝突、建立人際關係的能力。這份研究也指出更獨立有助於青少年更能抵抗同儕壓力。
2. 時常對小孩大吼。2013年匹茲堡大學的一份研究中,發現一些傷人的口語管束,像是大吼、咒罵、侮辱…長期下來對小孩的人格有害。這份為期2年的研究還發現傷人的口語管束竟然比肢體管束更糟糕,更容易導致行為問題或憂鬱症狀。
研究作者Ming-Te Wang表示:「這對爸媽來說是記警鐘,因為辱罵導致的結果是一樣的:小孩行為有問題,讓爸媽想用傷人的言語管教,但那樣的管教會將推往青少年問題行為的方向。」
3. 他們是「直升機家長」。直升機家長指的是全程監控小孩生活的家長。雖然關心小孩的生活是好事,但控制過度會導致小孩高度焦慮和憂鬱。
在《Child and Family Studies》期刊中,一份在2013年針對300名大學生做的研究發現那些說爸媽過度控制的學生焦慮程度明顯更高,而且對自己的生活更不滿意。田納西大學一份2011年的研究也發現憂鬱的大學生跟過度控制的爸媽有關。研究者發現有「直升機家長」的孩子對新想法較不開放、自我意識高、更常因娛樂而使用止痛藥。
4. 他們讓小孩決定上床睡覺時間。
英國研究者發現不固定的上床時間會導致較差的行為成績。包括過動、組織問題、同儕問題及情緒障礙。另外,不固定的上床時間也可能影響腦部發展。論文作者之一Yvonne Kelly表示:「我們知道小孩早期的發展對一生的健康有關。這連結到睡眠的不固定,特別是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睡覺時間不固定,對健康的影響可能是終身的。」
5. 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看電視。《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期刊在2007年刊載的一篇論文指出3歲前的小孩若太常看電視,會影響字彙跟參與度,讓他們進入幼稚園後更可能霸凌同學。
此外,看電視也被認為會導致專注力問題,更會降低閱讀和數學能力。部分研究認為讓小孩看「芝麻街」或是「小博士邦尼」等教育節目有益,但也僅限於2歲半到5歲之間。
6. 他們是威權型父母。發展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e在1960年就將父母分為四類:威權型、威信型、放任型跟放牛吃草型。其中理想是威信型,是用理性來引導小孩的父母。最糟的就是威權型,他們會強烈要求,不開放公開討論。
舉例來說,威權型父母會說:「你一定要考100分,因為我說了算。」這樣的要求非常強力,卻沒有任何能讓孩子理解的合理理由。威信型父母則會跟孩子解釋拿到好成績會對他們未來有幫助之類的。一份2005年的研究發現威權型父母會導致小孩在學校做出違規行為,但也聲明這樣的結果可能因文化、種族和社經地位而有差異。
7. 他們常在小孩附近用手機。今年《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期刊出版的一份論文顯示分心的父母對小孩的發展有負面影響。雖然這份實驗室對老鼠做的,所以我們還不能確定人類是否也是這樣。
不過我們仍然能確信一直盯著手機絕對不是好爸媽,《Wall Street Journal》期刊指出許多急診室的醫生發現被送到急診室的小孩愈來愈多,他們認為爸媽使用智慧型手機可能是這現象的原因。去年一份賓州大學的論文直指使用智慧型手機是:「對孩童的發展和福祉造成顯著危險。」
8. 他們對小孩冷漠或保持距離。雖然這點應該不用我們說了,但是跟小孩建立健康、正向的聯繫是非常重要且無可取代的。有太多研究都指出父母缺乏溫暖會導致小孩和青少年產生行為問題、缺乏安全感及情緒障礙等狀況。
此外,根據1986年的一份研究,沒有得到爸媽稱讚的小孩可能會有對社交畏縮和焦慮等狀況。
9. 他們用打的處罰小孩。從80年代開始就有很多人在研究打小孩的效果,而且打小孩普遍被認為跟小孩過動、攻擊性跟反抗行為有關。在一份2000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行為有問題的一年級生,如果爸媽是用毆打方式懲罰的話,有更高機率崩潰。
2016年,德州大學的一份分析報告根據50年來對160,000名兒童做的研究,確認打小孩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及認知異常。
來源:Techinsider
教小孩真的是件非常困難的事,不過以上的9個原則還是滿值得爸媽參考的,所以快分享給身邊當爸媽或想當爸媽的人看看吧!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