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忙碌壓力大,透過保健食品來補充缺乏的營養素很方便,可是每天花那麼多錢和時間養生,真的是有效保養嗎?營養師高敏敏拍片教學,許多保健品不能同時間全部吞下去,「可能浪費錢還沒辦法充分發揮效用!」高敏敏提醒以下6種保健品地雷組合,記得分開吃,以免沒效果或產生副作用。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首先看「鐵」,高敏敏表示鐵和「草酸、植酸、單寧酸」、「膳食纖維」、「鈣」需要分開吃。補充鐵時若配茶或咖啡,裡面的草酸、植酸、單寧酸會影響鐵質吸收;膳食纖維也會降低吸收,建議空腹先吃高纖、可增加飽足感,鐵劑建議隨餐或飯後。鈣和鐵同時吃會互相競爭,若都想補充可以每天輪流吃,或「空腹時吃鐵劑,睡前吃鈣片」。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除了不能和「鐵」搭配吃,「鈣」也不適合跟「魚油」一起吞,高敏敏解釋,身為礦物質的鈣和魚油一起吃可能會形成「皂鈣」,使腸道無法正常吸收、造成便秘或吸收不佳。而魚油也跟「膳食纖維」不合,由於「膳食纖維有吸附油脂的特性」,兩者一起吃等於白白浪費魚油了。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高敏敏表示「葉黃素」與「β-胡蘿蔔素」都屬於胡蘿蔔素,在腸道中吸收的路徑相似,若同時吃可能導致互相競爭。高敏敏提醒補充保健品之前也能詢問醫師、藥師或營養師:「其實保健營養品,每款都有他的特性,常常內含多種成分加上每個人身體狀況也不同…因此建議服用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
有時候因不了解而亂吃藥和保健品,沒保健反而更慘。有些人為了趕緊緩解感冒症狀,會先服用成藥來舒緩不適,但國際知名醫院警告,有2種感冒藥吃了不但無效,還可能傷身!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咖啡遇上香草》
位於美國的知名醫院「妙佑醫療國際 (Mayo Clinic)」曾發布衛教資訊,指出患者服用感冒藥的確能舒緩症狀,但感冒藥的種類繁多,要對症下藥且挑選適合自身的藥物,才能有效緩解不適。

示意圖翻攝自WHO
妙佑醫療國際點名2種常見「感冒時吃了沒用的藥」,首先是「抗生素」,抗生素主要的功效是對抗細菌,並無法消滅感冒病毒,因此服用抗生素並不會讓感冒好得更快,在不需要時吃抗生素,久了也會讓身體產生耐藥性。

示意圖翻攝自Beaufort Memorial Hospital
再來則是「非處方感冒藥、止咳藥」,非處方感冒藥就是一般的成藥,不須處方簽就能在藥局買到,這類藥物可用於緩解成人感冒症狀,但對4~6歲的兒童可能會出現較大的副作用,對緩解症狀也無效。妙佑醫療國際呼籲,千萬別給孩童服用成藥,幼童在吃任何藥物前都應該先諮詢醫護人員。

示意圖翻攝自NHS Health Careers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