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溫警報連發,氣象署總會提醒民眾避免戶外活動、補水防曬,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熱傷害的危險性。日前台中有位70多歲婦人從家裡騎車半小時去參加團康活動,回家後卻覺得全身又熱又麻,去醫院檢查竟然被醫師要求立刻住院,驚覺事情大條了。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unsplash
根據《中央社》、《自由時報》報導,大甲李綜合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采峯說明,病患表示平常自己在家無聊,早上都會騎車去8公里外的文化健康站參加活動,去跳跳舞、交朋友。然而這天活動後回家,覺得身體不適、手腳有點麻麻的,想說可能過一下就會好。可是症狀越來越嚴重,變成全身都又熱又麻,才去醫院檢查。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unsplash
陳采峯醫師檢查後,發現病患腳部水腫,抽血報告顯示她肌酸激酶、肌酸酐、尿素氮數值皆飆高,確診橫紋肌溶解症和急性腎衰竭,立即要求病患住院治療。原來該病患本身有第四期腎臟病,腎臟功能低於正常的1/3,加上天氣熱、補水不足,還拖了好幾天才就醫,導致病情加重需要住院。病患也嚇到:「經過這一次,我怕了,天氣熱到不行,每天還騎車太久,以後要照顧身體。」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unsplash
陳醫師提醒,最近連日高溫,室外活動一定要隨時補充水分,就算坐冷氣房也一樣,別讓身體處於缺水狀態,建議大熱天盡量減少戶外運動。那要怎麼判斷是否罹患橫紋肌溶解症?陳醫師說明,若出現肌肉疼痛、無力、僵硬,以及尿量減少、尿液呈現深色,就有可能是橫紋肌溶解症,應立即就醫治療。親友需要在熱天出門嗎?快分享提醒他們!

翻攝自大甲李綜合醫院
天氣熱喝冰水感覺很過癮,但是這個看似平凡的舉動恐隱藏致命危機。運動後補充水分除了別喝太快,水或飲料的溫度也很重要。中國曾有一名19歲男子打球後快速喝光一瓶冰的飲料,結果突然胸悶胸痛,出現生命危險後送醫不治。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xframe
根據《福建衛生報》報導,福建省福州市一名19歲男子小輝 (化名) 習慣每天去打籃球,運動後喜歡喝冰的飲料。小輝打完球滿身大汗,拿起冰飲一口氣喝光光,結果飲料灌完不到5分鐘突然感到胸悶。小輝休息一下情況卻更糟,開始陣陣胸痛,後來球友發現不對勁趕緊打電話求救。然而,小輝被送醫搶救後回天乏術,死因被診斷為突發急性心肌梗塞。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xframe
福建中醫藥大學睡眠醫學科副主任余運影醫師表示,夏季氣溫高,劇烈運動後人體血管處於擴張的狀態,如果立刻喝冰的、突然走進溫差很大的冷氣房或是洗冷水澡,都可能刺激全身血管「立即收縮痙攣」。這會導致「血壓突然飆升、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出現凝血」,後續血管堵塞誘發心絞痛及心肌梗塞。

翻攝自微博,下同
報導指出,夏天難免忍不住想喝冰的,運動後想喝冰的應該等呼吸心跳平穩、休息幾分鐘之後再慢慢喝。也可以待飲料退冰後再喝,並且小口啜飲不要牛飲。另外,心臟病患者盡量少喝、感冒發燒或腹瀉時也應避免喝冰的,而體質較虛弱的孕婦或兒童少喝為妙。報導表示,一般人在早上剛起床、晚上低溫時也不要喝冰的比較好。你或身邊親友喜歡喝冰水或冰的飲料嗎?@他們運動後注意一下!

大家務必注意身體!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